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政治經濟
中國的自由貿易傷害亞洲?
今年年初中國先行與鄰近六個亞洲國家制定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被宣稱為促進其亞洲伙伴經濟的受歡迎方案,亦有分析視這為地區於全球金融危機中,賴以掙扎求存的一貼靈藥。
馬理麥肯馬加
2010/03/19
郵政工人為私有化付上代價
PTT郵政,即荷蘭國企郵政公司在1989年私有化。之後幾年,公司分拆成不同的部門,分別負責郵遞服務、電報和電話服務。各部門均獨立運作,股票也在市場上流通。此郵局並非唯一一家私有化和出售的公營機構。荷蘭鐵路,前國有煤礦公司現在也成了一家化學品公司,其他的公共服務也是如此。新自由主義和相關的主義成為了主流的思想。
Lot van Baaren, Paul Benschop
2010/03/16
「多纖協定」取消後對中國紡織及成衣業的影響
推行了30 年的「多種纖維協定」(Multi-Fibre Arrangement,簡稱MFA)在2004 年12月31 日劃上了句號。該協議為全球的紡織品和成衣的出口,尤其是從發展中國家輸出到已發展國家,制定了一套沿用多年的配額制度。在它壽終正寢之前,就已有人預測: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將會大增、窮國如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的紡織成衣業將受重創、已發展國的成衣價格和其紡織成衣業的就業人數將會持續下滑。
2010/02/24
回顧1989東德的烏托邦之秋——專訪兩位“東德人”
關於1989年民主德國(即東德)柏林圍牆的倒下,很多人都已經淡忘,或者覺得已經是歷史,不再重要。可是,對生於東德年代的人而言,卻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不論是對更好社會制度的追求,還是個人生活的改變,而這段歷史對於我們,具有什麼意義?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2010/02/19
全民養老金:綜援聯盟的觀點
今天的香港共有超過18萬人領取長者綜援,約佔整體綜援個案52%,而預計未來長者人口的上升,必為綜援開支帶來更大的負擔。為何有這麼多長者需要依靠綜援過活? 部份人士會質疑是否他/她們個人責任,如年輕時不懂儲蓄,又或是其子女不「生性」,未能供養父母等。但這正反映了過去香港政府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幾十年中,竟沒有處理眾多基層工人的退休保障問題。在18萬的綜援長者中,不少是過去貢獻香港的工人或家庭照顧者,勞碌半生,可是卻只可拿著每天$70元左右的生活費(包括衣、食、行、中醫等使費)。
2010/01/16
全國通轉的背後:農民工的平等養老權利實現了嗎?
中國1999年已進入所謂的「老齡社會」,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佔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2009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6714億,佔總人口的12.5% 。據中國政府估算,到2051年要達到最大值4.37億。無需多言,「養老」未來是中國社會的嚴峻挑戰,而農村人口的養老問題,及2.2億的農民工養老問題更必須正視。
梁淑美
2010/01/01
金融危機導致中國4100萬人失業
來源:南洋視界 2009年9月9日 這個失業數字遠遠超過政府公佈的官方估計。 綜合訊,金融危機中,中國已經有4100萬人失業,佔全球失業人數的40%。其中有2300萬人現在依然在失業中。這是中央政府的一個智庫的研究結果。
2009/09/09
書評:阿銳基的《阿當斯密在北京》
丁聲鎭是南韓慶尙大學左翼經濟學家,他最近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史學家羅伯特•布倫納所作的訪問,在幾個左翼中文網站都有轉載。丁聲鎭最近又在英國左翼雜誌《國際社會主義》(International Socialism)發表一篇針對阿銳基的(Giovanni Arrighi)新書《阿當斯密在北京》 (Adam Smith in Beijing)的書評
丁聲鎭 (Jeong Seong-jin)
2009/09/07
不能放過追究公屋鉛水的責任
公共屋邨鉛水事件發展至今,峰迴路轉,由被踢爆食水鉛超標,到近日爭拗什麼是國際標準之後,討論的重點似乎開始偏離到什麼是國際標準、安全標準,不同專家各有準則,有不同的意見。由一開始話水管根據英國標準是規定不可以含鉛,但到上星期城市論壇的「專家」說「喝頭啖水」是「明知有毒」,跟這些專家在此泥槳摔角,實在浪費唇舌。
2009/09/02
吉林通鋼工人反抗私有化事件報導
本文根據通鐵工人在網路上的留言、其他網民的網上評論及各家媒體所發佈之新聞報導等一、二手資料綜合而成。惟部份內容未經證實,請讀者留意。
Allison(「勞動觀察」成員)
2009/07/30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1
頁面
2
頁面
3
目前頁面
4
頁面
5
頁面
6
頁面
7
頁面
8
頁面
9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