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政治經濟
向環保轉型,工人會否被遺棄?
當美國國會加緊步伐,為較迫切的防止全球氣侯暖化議題進行立法時,很多美國工人都想知道這個法案對他們的生計帶來的影響。2009年3月31日,家用能源與商務委員會發表《美國潔淨能源與安全法二零零九》,提及碳排放規則的建議。工人對環保相關法案更表關注。建議書整整六百四十一頁的篇幅中,關於工人轉型一項卻只有在第四二四章的寥寥一句:「將會提供。」
Joe Uehlein
2009/06/23
全球勞動策略組織報告:《放眼中國:全球化年代的勞工權益》
中國是全球化衍生問題的最佳例子。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歷了急速的經濟增長,外國企業紛紛在中國投放資金,中國勞工佔全球勞動人口達25%。而中國已可以建立完整的生產線,包括基本分工到生產與服務的聯繫,其他發展中國家都無人能出其右。現在,無論在富裕國家或是在落後國家的工人,都能感受到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甚至為世界生產定立標準。
全球勞動策略組織(GLS)
2009/06/22
東莞職災工人砍殺管理階層,是資本流竄下的生存哀歌
昨天在廣東東莞一間台資五金工廠,一位劉姓工人於去年九月後遭工廠機器壓斷手掌,雖然災後繼續住在廠內等待復工,但因協調不成,對資方提起訴訟,而在職災後不到半年遭資方勸離出廠,最後持刀砍殺工廠管理階層。這件慘案,造成台商家庭破碎,卻被部分媒體渲染為中國大陸工人對台灣商人的仇恨,工傷協會則認為,在這起事件當中,工人才是毫無退路、而今更無法在媒體上發聲的受害者,我們更應逼視事件背後,隨資本流動而遷徙的工人們,發生職災之後所面臨的弱勢生存處境 ──而這種處境並無國籍及族群差異。
劉念雲(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
2009/06/22
驚見制度殺人
東莞工傷工人與台灣資方因工傷賠償金爭議,釀成殺人悲劇。輿論紛以台灣人遭大陸人殺害、投資環境治安惡劣的角度來詮釋。然而,要減少類似慘劇的發生,還有許多被忽略的蛛絲馬跡值得深究。例如廠方讓工人離廠何以會成為兇案的導火線?而法律程序因何起不到緩解勞資衝突的作用呢?
林立生(「勞動觀察」成員)
2009/06/20
The myth of "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的神話從鞋業、電子產品到廚房電器,到處都會貼著「中國製造」的標籤,它已成為時代的象徵。過去10年間,美國每年從中國的商品進口量由約81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3380億美元。給人的感覺,好像所有產品都是來自「中央王國」。可事實表明,近來有關「中國製造」的說法有些不妥。在過去20年間,產品供應鏈已經分佈全球各地,幾乎沒有某一個商品是在某一個國家製造。
Robert Koopman, 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
2009/06/19
「中國製造」的神話
【僑報6月12日報道】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當地時間10日發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Robert Koopma)、經濟學家王直(Zhi Wang)、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魏尚進(Shang-Jin Wei)合著的一篇題為《「中國製造」的神話》的分析文章,摘要如下:
羅伯特·庫普曼、王直、魏尚進
2009/06/19
[書介] 敗絮其中的巨人:低工資的資本主義
此書是所有想了解當前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人必讀刊物。2008年的經濟大崩潰,國際金融體系的前景頓成疑問。
2009/06/18
新書介紹:《大難臨頭,出路何在?左翼看經濟大崩解》
香港左翼網絡最新出版! 以通俗易明的語言 扼要解析經濟危機的來龍去脈, 及立足於「民生優先」的對策建議! 適合所有打工者、青年學生、婦女及社運組織者參考
2009/06/16
一九九O年代的三個思想階段及其主要問題
a、1989-1993:關於「激進主義」的反思 如果將一九八九年社會運動與它得以發生的歷史條件聯繫起來,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這一運動的民主自由的訴求為什麼與社會平等訴求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也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一社會運動本身提出的廣泛的民主理解對於當代生活的尖銳的批判性。從這樣的視野回過頭來觀察一九九O年代中國知識界的多次討論,尤其是對於一九八九年社會運動的理解,我不能不感到有關運動的詮釋遠沒有運動本身提供的內容豐富和深刻。為了分析的方便,我把一九八九年至今的討論區分為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
2009/06/15
中國之路:民族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本文是中國學者曠新年2009年6月14日在北京烏有之鄉書社辦的講座上的發言稿。曠新年,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9月到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中文系任教,副教授。著有:《1928:革命文學》、《現代文學與現代性》、《沉默的聲音》、《寫在當代文學邊上》等。]
曠新年
2009/06/14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1
頁面
2
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目前頁面
6
頁面
7
頁面
8
頁面
9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