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企業監督
120名伯利茲巴卡大壩工人被裁員 進口中國工人取代
巴卡(Vaca)水利樞紐工程,總投資為1.05億美元,是南美國家伯利茲的一項重要投資,在這個經濟日益艱難的年代對提供就業機會尤其重要。然而,我們今天收到消息指,大約120名伯利茲工人已被伯利茲電力有限公司(BECOL)遣散,從中國進口勞工取代,引發爭議。
文/Adele Ramos 譯/Kevin Li
2009/07/07
呼籲以人道角度斟酌量刑職災工人劉漢黃連署書
發生於2009年6月15日的東莞職災工人劉漢黃砍殺台商造成二死一傷事件,對雙方都是難以承擔的悲劇;尤其對台商家屬而言,更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惟基於以下理由,我們希望中國法院在審判劉漢黃砍殺台商事件時,能多與斟酌量刑:
2009/07/06
莫桑比克警告中國公司要處理好勞資關係
馬普托市消息--莫桑比克中部的馬尼卡省省長毛里維埃拉警告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CHICO),必須尊重莫桑比克的勞工法例。
2009/07/06
呼籲以人道角度斟酌量刑職災工人劉漢黃連署書
發生於2009年6月15日的東莞職災工人劉漢黃砍殺台商造成二死一傷事件,對雙方都是難以承擔的悲劇;尤其對台商家屬而言,更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2009/07/06
華為(Huawei)對勝華企業社會責任的報告
華為一向重視其供應商、企業伙伴的社會責任,堅持在企業倫理的基礎上購買商品。根據SA8000, ISO14001, 以及 OHSAS18001的國際規範,華為要求所有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所有華為的供應商必須注意相關採購原則,沒有遵守者必須於三到六個月內改善,否則華為將限制甚至停止合作。
譯/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台灣)
2009/07/02
7月6日:包圍領匯行動
上星期物管工會發動領匯保安員罷工,反對三更轉兩更及變相減薪、製造失業。經一輪談判後,原定明天與領匯再度開會,但今早公司突然提出將會議改於下星期二﹗為了繼續給予領匯壓力,物管工會將發動工友於下星期一包圍領匯。
2009/07/02
中國企業國際化警惕『工會門』
『自主開發要耐住寂寞20年。』這是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2005年的一句名言。現在,言猶在耳,一汽集團卻已經難耐寂寞了。
襲祥德
2009/06/27
通用汽車破產是工人的災難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以下簡稱「通用汽車」) 已有逾百年歷史,一度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根據美國聯邦破產法第十一章,於六月一日,申請破產保護。過去幾個月,外界一直密切關注通用汽車的狀況;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由最初估計的「有可能」,變成「一半一半」,後來再變成「很有可能」。現在,全世界都眼看這個仍僱有二十多萬工人的巨人倒下。
瑪莎.格里瓦特 (Martha Grevatt)
2009/06/22
越南黑劳工占领边贸劳动力市场 获中国老板认可
“我们都把她们叫做‘苟柄’(音译),其实这是越南人自己的叫法,意思是‘劳工’、‘苦力’,有点类似中国人说的‘农民工’,甚至比‘农民工’还要差一些。”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市浦寨口岸边贸城,一名中国老板说,“中国与越南交往增加,许多越南人来到中国口岸上打工,特别是越南的女人们非常勤劳,每天大包小包地背来扛去,可以说她们承担了许多中国人已经不愿意做的辛苦工作。”
尹鸿伟
2009/05/29
標榜企業社會責任 勞工團體要蘋果治勝華
5月21日上午,勝華科技員工自救會與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等團體,至美商蘋電腦台灣分公司(以下簡稱Apple),抗議Apple作為世界大型企業品牌,為牟利不惜壓榨勞工,竟放任其代工廠商-勝華科技公司,接連於台灣及中國廠爆發大規模裁員、減薪、剝削員工而不處理,勞工團體們要Apple應遵照《供應商行為準則》,立刻要求勝華改善其勞動條件,停止對員工剝削,並派人與勞工代表直接對話。
陳乃瑋 (苦勞網特約記者) 陳詩婷 (苦勞網實習記者)
2009/05/26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1
頁面
2
頁面
3
頁面
4
目前頁面
5
頁面
6
頁面
7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