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金融危機
關於裁員 「藍色巨人」最好坦白一點
恐怕沒有其他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會像IBM這樣,因為裁員的消息而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最主要是有個激進的工會組織跳出來嗆聲,尤其在該公司上週舉行的股東會後,連「貪婪」這樣的挑釁字眼也像手榴彈一樣被拋出。(編按:IBM與工會間的衝突新聞請參考:Updated: IBM responds to union complaints)
2009/07/09
通用汽車破產是工人的災難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以下簡稱「通用汽車」) 已有逾百年歷史,一度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根據美國聯邦破產法第十一章,於六月一日,申請破產保護。過去幾個月,外界一直密切關注通用汽車的狀況;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由最初估計的「有可能」,變成「一半一半」,後來再變成「很有可能」。現在,全世界都眼看這個仍僱有二十多萬工人的巨人倒下。
瑪莎.格里瓦特 (Martha Grevatt)
2009/06/22
新書介紹:《大難臨頭,出路何在?左翼看經濟大崩解》
香港左翼網絡最新出版! 以通俗易明的語言 扼要解析經濟危機的來龍去脈, 及立足於「民生優先」的對策建議! 適合所有打工者、青年學生、婦女及社運組織者參考
2009/06/16
新階段——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國
文/區龍宇 (本文原為英文,發表於今年夏季號的美國雜誌《新政治》(New Politics)。目前暫無中文版,特作如下簡介。英文版的連結請按此)
區龍宇
2009/06/12
中國經濟奇蹟將無以為繼?
一年多以前,當中國的樓市、股市和車市仍一片欣欣向榮之際,我在本欄〈美國經濟勢危 趾高氣揚 中國欣欣向榮 愁眉深鎖〉一文,預示美國方興未艾的金融危機,將嚴重波及中國﹕
孔誥烽
2009/05/22
趙耀華﹕獨家專訪亞當斯密
去世200多年的經濟學 大師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最近復活了,《自由市場雜誌》第一時間獨家專訪。記者在一番寒暄之後問到:「斯密先生,我們香港讀者對你在《國富論》一書中『看不見的手』的比喻十分拜服,您能介紹一下這個觀點的來龍去脈嗎?」
2009/05/22
經濟衰退下的民主建設
香港首季的本地生產總值比去年下降了 7.8%,是近11年最大的收縮;整體貨物出口則下跌了22.7%,是55年來的最大跌幅。儘管財政司長 強調將會在短期內推出「既快且準」的措施,但觀乎特區政府近年的表現,我們確實難以期望新的措施,能真的有效地利民紓困,而非僅僅是另一次嘗試減少市民不滿和七一上街人數的政治公關。
許寶強
2009/05/19
歐洲反資本主義左翼會議宣言
危機的代價不應由人民和勞工來付出,應該由資本家來付出! 2009年4月3日 聖特拉斯堡 正當資本主義面臨著自1929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之際,歐洲議會將舉行新一屆的選舉。 這場危機,牽涉經濟,社會,金融,銀行,糧食,環境等領域。這是一場全球性、全面性的危機。
2009/05/19
我们绝不为你们的危机买单!
去年十二月在斯图加特—Schleyerhalle举行的企业职工大会几乎又已经被遗忘了。尽管当时企业的领导层们自编自演了一场自吹自擂、油腔滑调的好莱坞式小电影。那些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们高高在上,继续过着富足生活的同时,却把危机的后果转移给我们,因此他们宣扬的“同舟共济”的感觉在下面坐着的听众耳中未免刺耳。
2009/05/17
政府外判職位,剝削工人益商家
有位唔請人,二級工人九成勞損今日(4月21日)是財政預算案表決的日子,金融海嘯下失業率節節上升至5%,低學歷的基層勞工要找工作更難上加難,社會普遍認為政府應起牽頭作用,開創基層職位。以紓緩勞苦大眾的就業困難,讓大家水深火熱的生活中,稍作喘息。但事實卻是,一方面政府所開設的職位,大部分都是對基層勞工來說「高不可攀」的職位,對紓緩基層就業,作用並不大。但另一方面,基層高務員人手卻嚴重不足…
2009/05/15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1
頁面
2
目前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