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WTO與反全球化
引狼入室的不平等協定──馬美自由貿易協定
朱進佳(馬來西亞被壓迫人民大聯盟)馬來西亞──美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 談判,於去年6月在檳城展開第一輪談判後,今年2月已經完成第五輪談判。自談判展開以來,民間團體就紛紛表示關注,並抗議政府在沒有廣泛諮詢公民社會的意見下,閉門與美國進行談判一個將對馬來西亞社會經濟影響重大的協議。目前馬美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因為協定中存有58個爭議點,因此相信無法在三月尾的「截止日期」達成共識。…
2017/03/11
看法: 我們為什麼要反對TPP?
TPP全稱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當時新加坡、新西蘭和智利三國希望達成在2015年內清除相互之間所有關稅的目標。2005年,以上三 國加上文萊簽訂了簡稱為TPSEP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至此,該協定還是影響有限的,但隨著美國於2008年加入談判,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便漸漸浮出水面。2013年日本加入談判之後, 如今十二成員國的格局正式形成,使得TPP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2015/10/23
「 速請裕元交待歷史總欠賬」行動結果
示威者促請裕元公開拖欠內地工人社保總金額,預留補繳福利金的詳細內容,及計算金額的方法。最後裕元的執行董事劉鴻志接請願信時重申,公司已有完善調整方案,亦已對外公告,認為已經有足夠交代。示威者不滿劉鴻志的發言因為他仍然沒有交代預留補繳金的詳細內容及所涉工人的人數等等。
2014/06/01
自由市場衛士的難題——金融海嘯一周年的思考
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我們聽到許多對自由市場和自由市場經濟學派的批評,去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明更是風頭一時無兩。自由市場的擁護者則較為被動。經濟學家泰勒(John Taylor)和波斯納法官(Richard Posner)前不久分別有新作面世,可以當作是他們在這方面的回應。加上其他方面的言論,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分裂了的自由市場派,一部分人在巨變之下抱殘守缺,另一部分人則作出相應的調整,否定昨日的我。
2012/10/09
2011年世界社會論壇最終宣言
2011年世界社會論壇最終宣言(Final Declaration of the Social Movements Assembly WSF 2011)世界社會論壇,達喀爾社會運動集會最終宣言社會運動集會(Assembly of the Social Movements)2011年2月10日2011年世界社會論壇的社會運動集會在塞內加爾的達喀爾召開,…
2011/03/25
中國的自由貿易傷害亞洲?
今年年初中國先行與鄰近六個亞洲國家制定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被宣稱為促進其亞洲伙伴經濟的受歡迎方案,亦有分析視這為地區於全球金融危機中,賴以掙扎求存的一貼靈藥。
馬理麥肯馬加
2010/03/19
印尼:蘇拉巴亞及三馬蘭數千人集會反對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議
來源:雅加達郵報 2010年一月21日星期四安他拉邦通訊社報道數千工人週四於東爪哇蘇拉巴亞及中爪哇三馬蘭集會反對實施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議(ACFTA)。由東爪哇攝政統治的貴錫、薛多祖,柏蘇蘭,麼祖卻圖和莊邦前來的示威者於蘇拉巴亞東爪哇立法議會外抗議。集會協調者蘇達邁梓說ACFTA會對東爪哇的工人造成嚴重威脅,因為它令本地產品的競爭力相對於充斥當地市場的中國貨品減弱。…
2010/03/19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是給醫療顧客的雙刃劍
來源:雅加達郵報 2010年2月3日星期三活躍分子星期二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CAFTA)將造成激烈競爭並可能對需要優質醫療的印尼人不利。國民健康會(DKR)秘書長韋華路在一個關於CAFTA及它對國民健康影響的記者招待後會於耶加達說“害處是由我們的差勁準備造成。”傳媒得悉發展中國家裏的最大貿易區會對國民健康和他們要求的正規及可負擔的醫療造成嚴重及通常有害後果。…
2010/03/19
企業社會責任與全球化
文/paulymh原文轉載自《香港獨立媒體》 2009年8月31日近年,在素來喜歡拿外國潮流用語來用完即棄地包裝事物的香港傳媒及企業(M型社會、可持續發展、社會資本等等都是例子)之間,興起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名詞,它引來了不少人的不同解讀:一些議員說企業不要在金融海嘯時裁員就是有企業社會責任、企業說它們定期捐錢就是有企業社會責任、傳媒說企業要服務弱勢社群就是有企業社會責任….…
2009/09/01
「香港左翼網絡」新書出版:《大難臨頭,出路何在?──左翼看經濟大崩解》
2009年 5月 6日金融海嘯來勢洶洶,首當其衝的,是一般的普羅大眾。07年中,曾蔭權還得意洋洋,說當時是二十年來最好景的日子。當時經濟增長數據的確強勁,可同時是以貧富懸殊愈趨嚴重作為背景的。98年亞洲金融風暴、03年沙士時,高官富商高叫基層民眾要共渡時艱;可是到了經濟二十年來最好時,企業財團卻拒絕與工人分享繁榮成果。 政府不單救市不救人,拒絕直接救濟失業工人,…
2009/05/06
Pagination
目前頁面
1
頁面
2
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