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危機及工會運動的對策

譯者:唐耀強

2009年4月9日

森姆‧金登(Sam Gindin)在多倫多約克大學任教政治經濟學
原文刊於http://www.socialistproject.ca/bullet/bullet200.htm

嚴峻的經濟危機使大眾日常生活受到劇烈的影響,亦在公共討論中引起越來越多激烈的回應。不過,在北美洲的汽車工業內,激烈反應限於官商一邊,來自工人的激烈反應卻沒有多少。由於缺乏自己的替代方案,工人對「自己的」公司的依賴心理只有加強。一方面企業和政府向汽車工人展開攻勢,成功解除他們作為享有最好待遇的工人的優越地位;另一方面,汽車業工會並沒有發動罷工或其他有效的政治行動作出回應。

今天距亨利‧福特首次引入裝配線生產已有100年歷史(1908年),當今危機對以美國為基地的汽車公司、它們的供應商、工人及其社區的衝擊程度,只有大蕭條可比擬。當年工人以產業工會主義突破困境,今天汽車工人能否以同等的創新精神來回應危機呢?

通往絕路

在通用汽車新上任總裁的履新記者會上,弗理茲‧亨德森 (Fritz Henderson)似乎給加拿大汽車業工人一些補償;他宣稱,新集體談判協議能使加拿大勞動力「全面與美國汽車工人聯會(United Auto Workers, UAW) 看齊。」 (環球郵報,2009年3月31日)

故事當然沒有就此結束,不久亨德森便警告,「我們要再進取一點,在談判桌上什麼甚麼方案都可以提出來。」 。(他)對通用汽車前總裁理察‧瓦格納(Richard Wagoner)置之不理,是為了向汽車工人聯會施加更多壓力,迫使他們重新談判並作出更大讓步,然後當通用汽車得償所願後,肯定會轉頭再逼加拿大汽車工人聯會(Canadian Auto Workers, CAW)讓步。

過去企業以保留職位來換取工會讓步,現在企業則以保留數量比從前少的職位苛求工人作更大讓步。這種交易當然成為了鬼話。讓步不能保障職位,因為在資本主義經濟中,企業運作的誘因只有利潤,並受制於競爭或消費者需求,所以不會亦不能許諾保障就業。

七十年代末,當美國汽車工人聯會在勞資關於集體合同的談判上開始讓步的時候,通用汽車有450,000名會員。到今日,會員人數下降至只有64,000人,但是期間工會還不斷說他們用職場上和工資及福利上的讓步「成功交換」到公司保留職位。若果通用汽車現行的重組「成功」的話,會員人數會再減少至40,000人。三十年讓步換來裁減百分之九十職位。這是工人運動策略徹底失敗的寫照。

讓步救不了飯碗之餘,更會誘發更多讓步,有哪個企業不對這贈品垂涎三尺呢?有哪個企業,即使可能已有新投資計劃,而不將計劃暫緩,去向工會要求更多讓步呢?

企業精心策劃迫使工人讓步,配合大量裁員,使企業股東的利潤恢復舊水平,然而,這也抵銷了政府向經濟體系傾倒金錢以求「刺激」需求和創造就業的政策。事實上,政府在加劇這種矛盾局面,因為它現在還在逼迫工人讓步,說這是貸款予汽車公司的條件之一。

縱使這一切是如何荒謬,但若無人提出強而有力的替代方案,就不能把荒謬突顯出來。即使工會領袖可以否認工人在危機中有任何責任,但當工人消極讓步,大家就會更加認為工人確然是問題所在,結果公眾辯論只會在工人應獲多少賠償的範圍內繞圈。

工人面臨最大的威脅是,接受讓步不是代表一時的撤退,而是永不翻身的挫敗。讓步會降低工人對工會的期望,削弱游說其他人加入工會的理據,而且會侵蝕工人對集體行動的信心,最終使工人和工會在未來積弱和迷失方向。

綜合上述原因,再加上將問題放在工人身上,等於轉移視線,讓大家忽視其他可能有效挽救職位的方案,故此讓步是通往絕路。

工人的替代方案

工人不應乾等企業拋出什麼往談判桌上,而是必須將自己的替代方案放上談判桌。以下是我們的建議方案。

儘管大家都注目於通用和克萊斯勒,然而在他們之外,還有有數以百計的工具和模具廠以及零件廠已經關門,另有數以百計危在旦夕。 「市場」及工廠擁有者認為它們無利可圖。但是從整體社會角度出發,這些設備潛藏著任何缺乏生產基建的國家都夢寐以求的巨大生產力。

特別在處於嚴峻經濟危機的時候,我們絕不容許關閉這些工廠,或者廠內的生產工具及設備遭銷毀或運往別處。凡已遭關閉或正在關閉的工廠,必須以社會利益為理由充公,並交付予新成立的公有企業。

由於現時汽車工業處於需求不足及生產過剩的狀態,故此未知這些工廠最終會生產什麼,故此唯有由政府承擔規劃出一系列新需要,一切才好辦。這規劃明顯不是將焦點放在已流失的職位,而是把眼光投向未來:把這些工廠整合和轉產,以符合廿一世紀環境永續性的要求。

如果我們嚴肅地相信,經濟應該容納環保的要求,那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改變一切 – 我們怎樣生產、怎樣消費、使用何種交通工具和怎樣生活。而可做的工作是數之不盡的。這包括重新使用即將停產的工具和模具廠、零件廠等。它們本來就不限於生產單一零件。而一眾工人也渴望做有價值的工作。

上述設備和技術不單可以用來製造不同的汽車和零件,它們還可以制造公共運輸和發展全新的交通系統。這些設備和技術可協助工場內每一件機器和機器內的發動機轉型和改裝,並符合環保的需要。它們可應用至全新的生產制度,將用過的原料和製成品(例如汽車)循環再造。它們也能夠翻新家居、改良電器、普及使用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發展新的輸電網、重新弄好市區的基礎建設,和改變能源用途。

我們需要克服當下的經濟危機,和正在逼近的環境危機。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該去啟動上述計劃呢?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去保存這些設備,保存這些工程師的創意、知識,保存工人的技能和熟練的手藝。

通用、克萊斯勒、福特又怎樣辦?

上述計劃只會在得到受影響工人的支持才有用,而支持和動員的程度要很強,因為成立一間公有企業的責任重大,阻力也會很大。

在即將失業或已經失業的工人之中建立支持是可行的,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得到底特律三巨頭內的工人支持,因為他們在這些公司內經歷了挫敗 (包括競爭過度激烈的代價、重複生產類似型號帶來的浪費、對環境問題反應緩慢、對行內工人狀況嚴重忽視)。不過到現在,工人的不安全感 – 不只害怕失業,還擔憂失去福利和保健計劃 – 使我們不能迅速地贏得通用、克萊斯勒和福特的工人的支持。

然而計劃亦對三大車廠以外的工人帶來重大意義。環保產品的生產力若蓬勃發展,將會鼓勵(和加快)汽車公司轉產不同類型汽車。這種結構轉變也是保障工人的後盾。即使有更多「三巨頭」的工廠關閉 – 這簡直不可避免 – 工人也不必默默哀悼失去生計,反而可以動員起來將工廠併入新的產業結構之中。

克萊斯勒向加拿大工人和政府要脅說,若它不能拿到比通用汽車多資助,就撤出加拿大。若工人有替代方案,至少所受到的壓力會紓緩一點。如果這些公司在短期內或稍後破產,我們就將這些公司通通變成公有產業,而在這個時刻,我們是能夠得到廣泛支持的。

但這計劃實際可行嗎?

在技術上肯定實際可行。1942年,汽車生產因要讓路予戰備生產而全面終止。縱使不少人對將汽車工廠轉型抱有懷疑,最終戰備生產的優先性促使它們轉型而且非常成功。到了1944年,通用汽車成為世界最大的海軍戰機生產者,而停止汽車生產不單沒有導致大量裁員,反而出現勞工短缺的情況。戰爭結束後,工廠很快重新生產汽車,整個過程即令不及之前的那麼戲劇性,起碼都是同樣迅速和見效 。 。

現在是歷史考驗我們的時刻,要麼宏圖大略,要麼遭逢更大挫敗。工人以及他們的工會,很多時為了眼前的需要,而對提出看上來是很抽象、很遙遠和令人生畏的宏觀社會改革議題敬而遠之。我們汲取的教訓正是如果我們一直只顧眼前的需要,我們的選擇很少。現在我們全都正為不能胸懷大略付出代價。

此刻正是統治精英失去誠信的時候 – 這些精英包括位居底特律汽車公司決策層,金融家,以至宣揚肆意貪婪觀念的人。可是工人運動仍處於被動和遭受挫折。在這情況下,真正不切實際的,不是尋找新路向,而是這樣一種蹩腳念頭:先混過這次危機,然後我們就能保住舊有利益,甚至還能帶來新的保障。

真正切合實際的是,解決危機的關鍵是挽救現有的生產設備,還有我們社區的經濟基礎,而非在拯救企業。還有不應只為(或主要為)仍在上班的會員發聲,也該為所有已經或即將遭解僱的工人,爭取他們的就業權。

真正切合實際的是,必須進行全新抗爭,放膽在談判桌上提出要求。我們不要再繼續依賴市場、競爭、私人企業和反映他們價值觀的事物和壓力,我們的計劃是建基於工會主義的第一原則之上,就是說,工人根據一整套截然不同於資本家的社會發展觀而自主地組織起來。這意味著工會要復興作為工人階級的領導角色:工會不只是與他們的會員協商,而是為會員以至整個社會提倡一種總體方案。

真正切合實際的是,希望不是來自空言而是工人雙手。工人曾勇敢地佔據工廠,但依然保不住職位,令工人「遭拖欠金額龐大的遣散費、約滿酬金及有薪假期補償」(加拿大汽車工人聯會期刊接觸,2009年3月27日);他們應受鼓勵和啟發去要求工廠設施保持運作,並容許他們繼續生產。與此同時,不能以接受較差的工作待遇來換取對工作的需要 – 事實上,不應光想著防守,也應該進取一些,而第一步就是要提出社會控制生產的訴求,並促使大家去構思一個真正民主的工作場所是什麼樣子。

正如所有重大變革一樣,在這裡提出的替代方案,將會引發圍繞民主、問責性以及對不同選擇之間的權衡的新問題,我們必須強調替代方案是一項政治方案甚於技術方案,因為這是以民主和社會權利之名挑戰現行私有產權制度,這也要求文化上的改變 – 我們如何理解經濟和機遇。如果方案沒有經廣泛的討論、沒有由底層展開辯論、沒有在工會內及工會之間的動員、沒有清晰的結盟意識、沒有策略去建立新的工人、工會和社區生產力的話,一切變革都不會成功,甚至乎不會開始。

關於汽車業替代方案的延伸閱讀:

  • Dan La Botz, “What's to Be Done about the Auto Industry?,” MRZine, Oct 24, 2008.

  • Leo Panitch, “Too Big to Fail? Nationalize,” Real News.

  • Mark Brenner, Mischa Gaus, Jane Slaughter, “Restructure the Big 3, but Not with Bankruptcy,” Counterpunch, April 1, 2009.

  • Herman Rosenfeld, “Crisis in the North American Auto Industry,” Monthly Review, June 2009 (forth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