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實習生計劃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實習生計劃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環境公義
在智慧城市與循環經濟之外: 深⼊城市化下兩岸三地廢棄物回收業⼯⼈的世界
在城市中,垃圾處理和回收上依賴於前線工人——個體拾荒者、中小型回收店、回收工人和清潔工人——的勞動。這些工人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幾乎零成本的回收服務,實際上為「清潔」城市做出了貢獻。然而,由於廢物一向被認為是厭惡性的東西,廢棄物回收業工人通常與骯髒、失序和過時聯繫在一 起,往往被排斥在有志成為乾淨、有序和現代化的城市之外。近期,零廢棄和可持續發展現成為了政府關注的議題,…
2023/09/28
Thirst - 渴
全球的企業正在加速買斷各地的水源供給權,某些地方突然失去寶貴資源的主控能力。 「渴」是一部以人物主導,沒有旁白的紀錄片,呈現出水務私有化問題如何在各地區引爆反抗全球化的過程,並深入剖析公眾事務和私有利益之間的衝突。本片攝於玻利維亞、印度、日本和美國。片名:Thirst (渴)製作人:亞倫.史尼托(Alan Snitow)、黛博拉.寇芙曼 (Deborah Kaufmann)年份:…
2023/07/15
極端天氣下鄉郊清潔工處境報告
氣候變化使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對不同種族、性別和階級帶來不成比例的影響。在香港,2021年的酷熱天氣日數創歷史新高,最高溫度達攝氏33.0度或以上的日子錄得有54天,降雨量及颱風風勢也越來越嚴重。這對戶外工作工人的健康和工作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本研究報告極端天氣對香港鄉郊清潔工的影響。我們發現,受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外判公司的鄉郊清潔工中,超過 50%…
2022/01/27
中国的职业与环境健康问题
中国在过去多年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发展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然而,这也伴随着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导致这些安全事故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往往跨越了工厂的围墙,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破坏生态,损害周边居民的健康。 时有发生的生产安全与环境污染事故,促使不同群体关注那些危害对自身、社群以至子孙后代的影响,并尝试寻找预防与补救措施。然而,在我们搜集资料准备撰写本文的过程中,…
劳动保护支援网络
2021/01/25
兩岸三都垃圾圍城的對策:香港、廣州與臺北減廢經驗之初步報告
本報告的目的在於回顧兩岸三都(香港、廣州和台北市)過去20年的廢物處理政策,比較彼此的成敗得失,引起社會的注意,促進當局加快從源頭減廢。報告同時關注兩岸三都的清潔工人在勞動尊嚴和待遇福利——環保運動目的為追求環境正義,若是忽視勞動尊嚴、分配正義,環保正義本身也是不正義的。
2020/08/18
資訊圖表:中國民工不論生活和工作 飽受污染禍害煎熬
以資訊圖表呈現《中國民工不論生活和工作 飽受污染禍害煎熬》報告內容。
2019/08/14
中國民工不論生活和工作 飽受污染禍害煎熬
污染已成中國一大健康災難,而工業污染乃顯著成因。很多工人,尤其是農民工,由於多年一直面對至為苛刻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而且被剝奪了(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和機制,使他們所受到的污染損害無法獲得彌償,也因此而面對著雙重健康負擔:第一個負擔來自工人在工場使用化學品等物質時直接曝露於毒素風險,第二個負擔來自工業污染物滲入他們生活環境中的土地、空氣和用水。
2019/07/19
塑膠污染的另一隱形源頭:我們的衣服
「這是我們平時不會討論到的一種微塑粒污染,因為它是肉眼看不見的。」一位研究人員說。我們在海灘上看到的那些塑膠樽、飲管和塑膠袋是最明顯、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社會無度使用塑膠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不過,科學家表示,造成塑膠污染的還有另一個同樣廣泛、甚至更難以清理的源頭——它就隱藏在我們的衣服中。
2019/06/28
第三次Plastic attack:比膠超行動在大埔Market Place
平時在超市購物,總會見到有些商品有幾重包裝,例如生果或餅乾,本身已經有外皮和盒保護,卻硬要加多一層生果網甚至膠盒。又或者為了將幾件貨品捆綁出售而加上不必要的包裝。很明顯,超市额外包膠是為了產品能賣貴些, 從而牟取更高利潤。這不但製造大量不必要的塑膠,更要消費者及整個社會埋單。2017年每日就有1217噸家居廢塑料送往堆填區,佔全港所有家居垃圾的五分一。2019年5月20日,…
全球化監察
2019/05/22
中國工業污染的代價 勞工與環境的問題
中國自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在這四十年間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以製造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使中國變身為「世界工廠」,國內生產總值取得了驚人的增長率;再加上90年代開始,湧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快速的經濟發展被稱為「中國奇蹟」。但是,追求這種發展模式和高增長率的背後,是許多中國工人和生態環境付出的沉重代價。
全球化監察
2019/04/04
Pagination
目前頁面
1
頁面
2
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頁面
6
頁面
7
頁面
8
頁面
9
…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