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都垃圾圍城的對策:香港、廣州與臺北減廢經驗之初步報告

兩岸三都垃圾圍城的對策:香港、廣州與臺北減廢經驗之初步報告

2017年香港曾經發生「紙皮圍城」,之後這個陰影不斷籠罩香港。當時因爲大陸改變廢紙入口政策,導致紙皮價格大跌,拾荒者無法營生,遂停止回收,造成紙皮圍城。光是廢紙,已經牽涉到跨境經濟來往,所以并不簡單。更不用說,從供應鏈、製造鏈往上回溯,紙皮來自樹木,所以一張紙本身已經牽涉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

 

「紙皮圍城」不過是現代都市病的表徵。更大問題是「垃圾圍城」。消費社會導致垃圾量大幅增加,對衛生、經濟,以至生態都帶來嚴重威脅。垃圾處理不外乎堆填和焚燒,卻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更多碳排放。這種放任垃圾製造,只求所謂末端處理,埋之燒之的政策,不只野蠻,而且也是人類的自我毀滅。

 

先進國家的環保運動一直致力源頭減少廢物,來解決「垃圾圍城」的現代都市病。但兩岸三地的情況又如何?本報告的目的在於回顧兩岸三都(香港、廣州和台北市)過去20年的廢物處理政策,比較彼此的成敗得失,引起社會的注意,促進當局加快從源頭減廢。報告同時關注兩岸三都的清潔工人在勞動尊嚴和待遇福利——環保運動目的為追求環境正義,若是忽視勞動尊嚴、分配正義,環保正義本身也是不正義的。

 

本報告的香港篇淺析受「大市場,小政府」邏輯和大企業的捆綁下,儘管政府20年前訂下減廢目標,卻一直停留採用末端處理的方式,即是放過上游處理,無視生產及銷售環節製造的垃圾,只依賴填埋和焚燒的方法處理垃圾。此篇亦刻畫本地清潔工的就業情況,呈現出工人處理日漸增加的垃圾而待遇卻不獲改善的現象。

 

廣州篇則以廣州垃圾分類實踐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現行垃圾分類實踐中政策規定、社區實踐以及相關持份者參與(以環衛工參與為主)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個利於社區環保與工人權益的全面性建議。

 

台北篇先從台灣垃圾變遷史檢視政策與法規框架,以及敍述民間從下而上參與改革的經驗,包括由民間協助廚餘公告為法定回收物、促成政策檢討與轉型。此篇下半部集中討論政策變遷下,一線清潔勞動者的角色與定位,以及他們在工作環境中面對的風險。

 

按此下載繁體版報告

按此下载简体版报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