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進入極枯水位期:漁民無魚可打,居民無水可用

01_0

12萬人面臨飲水困難漁船擱淺在鄱陽湖星子段湖底,漁民無魚可打(1月6日攝)。受長江水位低、五河支流來水銳減和久旱少雨的影響。1月6日,鄱陽湖都昌水文站觀測的水位為7.95米,跌破1952年該站有實測水文資料以來的歷史最低水位7.99米(2009年2月2日)。記者在鄱陽湖都昌印山和星子附近水域看到,湖底出現大面積干裂,大批漁船停在干涸的湖床上,漁民無魚可打,“洗腳上岸”成為常態。都昌縣自來水公司取水口也出現干枯,只有使用水泵抽水補給,縣城12萬人生活用水面臨嚴重威脅。新華社記者 周科 攝

新華網南昌1月10日電(記者郭強 周科 劉彬)新年伊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再次傳來干旱的消息。1月2日,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關口,鄱陽湖正式進入極枯水位期。江西省水文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鄱陽湖水體面積已萎縮至不足200平方公裡,不到豐水期的二十分之一。

持續偏低的水位給湖區的自然和社會生態帶來了顯著變化。記者近日沿湖采訪時看到,一些湖區已經褪變為草洲灘塗,周邊漁民無魚可打,大量漁船在湖灘上擱置,部分地區出現用水困難,候鳥、江豚等野生動物也面臨生存考驗。

在星子水文站監測點附近的碼頭,記者碰到了剛剛出湖捕魚回來的張金雲夫婦,桶裡的幾斤小魚就是他們老兩口這天的全部收獲。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張金雲告訴記者,自從水位退下去之後,每次出湖都捕不到什麼魚。而按照往年的行情,眼下年關將近,正是賣魚的好時候,“原本可以趁這個時間好好掙上一筆的,可照現在的情況,每次捕的魚還不夠耗費的油錢”。

日子艱難的不僅是這些靠打魚為生的漁民,生活在這裡的候鳥、江豚等野生動物也同樣面臨著生計難題。

作為世界著名的候鳥棲息地和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鄱陽湖棲息著310多種濕地鳥類。每年10月,都有上百萬的候鳥從北方遷徙至鄱陽湖越冬。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超過50萬只的候鳥來此越冬。

面對因干旱而導致的候鳥生存環境惡化和食物短缺等問題,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說,他們已對轄區內候鳥比較集中的幾大湖泊采取了用水泵從修河抽水補給的應急措施。同時,為了保證候鳥食物,他們還專門向核心湖區投放了大量魚苗。

此外,隨著水位的進一步下降,周邊部分地區的生活用水也開始受到影響。在都昌縣,當地自來水公司的取水口已經出現干枯,縣城12萬居民生活用水面臨困難。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都昌水位站的水位觀測井和水尺等設施全部裸露在干枯的湖床上,在水廠取水口,當地已經增設了5台臨時水泵到更遠的湖底二級提水補給。

鄱陽湖水位緣何持續偏低?記者發現,有自然條件的影響,也有人為因素的作用。

首先,降水時空分布極端不均衡,導致入湖水量在一個時期內嚴重不足。氣像專家介紹,鄱陽湖湖水主要是依靠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但2011年以來,江西省降水量整體偏少,且在時間分布上十分不均。

其次,長江上游大批庫壩對鄱陽湖的“拉空”作用,造成了非自然因素的持續低枯水位。江西省水文局1月2日8時的監測統計顯示,江西境內五大河流的入鄱陽湖流量只有732立方米每秒,而鄱陽湖的出水流量則達到了1280立方米每秒。鄱陽湖湖水被急劇“拉空”,水位快速下降。

其三,鄱陽湖區出現的大規模采砂活動造成湖區河道下切,水位下降嚴重。據了解,一艘功率幾千馬力、兩三層高的大型采砂船“吸砂王”,一次作業就可將水深30米、半徑60米範圍內的砂石吸個精光,形成近百米寬的大坑。

自2003以來,鄱陽湖已經連續近十年出現低枯水位,其中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歷史同期最枯水位。專家認為,鄱陽湖低枯水位造成的已經不是短時間內的臨時性影響,而是呈現出常態化趨勢。

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做的專題調查分析也認為,今後鄱陽湖低枯水位將成為常態,並將導致鄱陽湖生態與經濟兩方面承載能力的大幅降低。為此,相關部門和沿湖地區應該采取必要措施,做好長期應對鄱陽湖低枯水位的准備。

專家表示,可以考慮采取一些工程性措施,應對鄱陽湖干旱低枯水位常態化的影響,保障周邊地區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

據了解,目前江西省有關部門也正在就鄱陽湖低枯水位對城市供水的影響進行調研,並准備通過采取上游水庫調節、沿湖取水管線延伸和加強采砂管理等應對措施,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