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的民主

波維斯卡加列斯基

來源/俄羅斯莫斯科時報 2009年6月9日

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國有化的第一條法案已遞上國家杜馬(聯邦議會下議院)。這樣的法案,剛好在英國和美國建立了類似的法例之後在俄羅斯出現,乍看之下似是矛盾。無論如何,莫斯科官員是寧死也不願被視作企圖恢復共產主義的。對在“經濟集團”裡的高級官員尤其如此,他們的職責是迎合投資者的要求。近年來,莫斯科的政治體制越不自由,官員越希望展示俄羅斯還是忠於經濟自由主義。

不過危機本身勾劃出其獨特法則,顛倒一般經濟上對和錯的觀念。至高無上的自由市場和神聖的私有權自由主義信念,已經被國家介入的方案取而代之。

把面臨倒閉的商業國有化已無可避免,但這類決定是出於實務和政治考慮,而不是意識型態。全世界的政府都被迫把重要的公司,甚至整個經濟領域轉移到政府的帳目裡去。

皮卡廖沃鎮的故事生動地描繪了上述的說法。皮卡廖沃位於聖彼得堡外圍,鎮內有居民22,000人。市內的巴素水泥廠突然虧損,繼而倒閉,令四千人失去工作。當地居民不再交付生活雜項費用,有關當局停止供給熱水。另有兩間工廠關閉或停止運作。

當地人民感到絕望,他們衝擊政府大樓,並堵塞連接聖彼得堡和沃洛格達的主要道路。莫斯科一天後才作出回應:統一俄羅斯黨在國家杜馬(聯邦議會下議院)頒佈法案,要求把皮卡廖沃的公司國有化。

最後,政府決定暫時不把皮卡廖沃的公司國有化,但以國有化的禍害威嚇公司的僱主,聽到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恫嚇後,公司的東主承諾投入資金。

這類磨拳擦掌的手法有上佳的電視劇效果,但不能解決令工廠倒閉的基本問題。而且,普京不能親自視察經濟危機中關閉的每一間工廠。俄羅斯的工廠多的是,總理卻只有一個。

皮卡廖沃成了先例。有許多面對不景氣,類似的單一工廠城鎮,他們的居民亦將會要求相同的援助。但政府會怎樣處理國有化了的產業?

政府部門極需要重新組織,按程序處理事務,建構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案以活化受經濟危機和糟透的管理之苦的公司,把它們改造成為能帶動增長的引擎,協助經濟脫離危機。國家的發展不僅有賴全國性的計劃和先進科技的巨額投資,也關係到如何令國內七百個像皮卡廖沃的單一工廠鎮或單一工業城鎮復甦。

如果皮卡廖沃的居民能聰明地引起當局的注意,這是否意味可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在地區層面製造民主參予的機會,讓普通市民管理自己的事務。只要開始了,我們會發現許多問題將得到解決,而不需要頭重腳輕,浪費資源的全國性介入。我們或許能看到草根的主動性,常識和對地方狀況的熟悉,能取代國家杜馬(聯邦議會下議院)的委員會和聯邦政府部門。

簡言之,顯而易見的是,現時受僱於國家臃腫官僚機構的三分之二的人,將能夠有更好的發揮,並對社會的健康造成更少的禍害。然後,我們要對皮卡廖沃的人民說「感謝非常」。

相關文章:
飽受金融海嘯衝擊 俄羅斯一城鎮居民群起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