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分担责任?

——谈谈德国总工会(DGB)和冶金工会(IG Metall)领导层的全球化战略

作者:Wolfgang Schaumberg      本文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
译者:王倩       校对:万毓泽

(編者按:Wolfgang Schaumberg是德國波鸿欧宝/通用汽车公司杂志工人,2000年退休。曾学习德語、宗教學和社會學。在1970年代擔任汽車工人之前曾經做過教師。他曾經担任職工代表委員會委員多年,現在仍然是冶金工会成员。他仍活动于欧宝集团屬下的汽車工人網絡和和左翼工人,也經常參與及发起国际交流與合作。)

Patrick van Klink是联合利华在Rotterdam的人造奶油公司的工人,同时也是该公司工人委员会的成员,就他对联合利华集团内各国工人委员会和工会间的联系作了以下描述:“欧洲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讨论对巴西工人产生了直接影响。德国资方想把每周工作时间从35小时提高到40小时;而在巴西,人们则正试图把工时从48小时缩短到40小时。但现在,巴西工会却被告知,就连德国这种富裕国家,工人将来也必须工作更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若工人能在联合利华的劳工网络内进行信息交流,资方就难以分化我们。我们在各国的成员会因此更有实力:说什么其它国家情况更差、没有别的可能云云,千万不要被这种鬼话迷惑了。你越了解全球化,你就更有自信:我们必须主动利用这些机会,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才被动地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这段话引自一本相当有趣,关于总工会和IG Metall的全球目标和实践的小册子,书名为“真正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的操作守则”,册中载有大量有关工会全球工作内容的网址。
van Klink 强调要“了解全球化”、“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第27页)。总工会和冶金工会在小册子里,传播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全球化理念呢?工会领导人又是如何具体抓住这些机会呢?

I

“为了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信息,就必须在不同国家的分公司之间以及整个区域范围内部建立联系”(第15页)。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是建立集团内的欧洲工人委员会和世界工人委员会(目前约有10个),大众集团的工人委员会就是很好的范例:「在劳资共决方面,德国汽车制造业总是走在前面」(第20页)。大众公司的工人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得很好。Robert Steiert是世界金属行业工会联盟的成员,同时也是冶金工会对大众集团世界工人委员会的负责人,提到:“一个墨西哥经理必须了解,要是他不遵守规则,他的工人就会到世界工人委员会去投诉”(第21页)。

大众集团所有的主管都必须遵守由大众(以及冶金工会底下的其它17家跨国企业)的工人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架构协议。这种国际架构协议是工会全球战略的中心,小册子也就此作了重点介绍。冶金工会的国际代表Bert Thierron指出,“我们希望签订该协议的成员达到25个”。这种国际协议,与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核心规定是相符的。“这些协议一般包括尊重人权,消除歧视、禁止童工和强制劳动,保障工人的组织权利,合理的报酬、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人道的工作时间”(第14页)。

目前为止,都没有问题。那些总是抱怨“工会必须在国际范围内活动”的人,一定了解这里所介绍的活动,也了解工会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战略”或“完全无助”。总工会和冶金工会属于国际自由工会联盟(ICFTU)1, 该联盟在全球154个国家中,拥有236个加盟组织,共有1.55亿成员(参见www.icftu.org)。目前该联盟正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协议(第29页)。这些协议不应像从前那样由自愿协商来确定,而是应该对所有企业都具有约束力。“国家应该扛起主要责任……。关键是确立一套具有约束力的跨国管制措施,以拓展全球化的‘社会面’(译者按:在欧洲工会运动中,“社会的”一词往往指的是要运用社会的民主力量来制约市场力量,避免出现太严重的贫富悬殊)。Jürgen Peters(冶金工会工会主席)及Dietmar Hexel(总工会培训处负责人),在小册子中这样描述了工会官方对国际主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第3页)。简言之,工会所期待的是更好的跨国管制措施,期待由跨国企业及其供应商的‘良好行为准则’,来实现‘全球化的社会面’。

促使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动规定在世界范围得到遵守,是一项完全合理的要求,应该予以支持。但问题在于,自愿性的企业协议经常被滥用于维护企业形象,或者当作一种宣传“本集团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广告。小册子也用数页长的篇幅批判了这一点,并指出了难以迫使企业遵守协议的事实。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果呢?

II

冶金工会国际处的Claudia Rahman认为,“只要签署了架构协议,企业就在国际层面上承认了劳动者作为‘社会伙伴’的身份。”按照她的观点,只要与企业协商,并促进国家干预,就能克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弊端。明智的雇主似乎已经自愿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因为“企业也可以从这些协议中受益,如生产力因劳资关系的改善而提高。研究表明,劳动保护、健康保护、工资以及劳动时间的改善,可以使雇员和企业的关系更紧密,也几乎总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正面影响。可惜的是,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协议的贯彻却总是进度缓慢”(第14页)。Thyseenkrupp集团的工人委员会主席Thomas Schlenz,在称赞资方与巴西工会代表的合作时,说法也很类似:“企业也可以从这种合作中受益。巴西的劳资争议明显减少。企业形象也因此得到改善”(第25页)。根据他们的设想,只要透过各国工人的交流、欧洲和世界工人委员会的工作、并签订适用整个企业的协议,就能规范全球化的发展,让工人、股东和资方同时从中获利。

III

因此,人们不用惊讶,总工会和冶金工会出版的小册子并不是面向跨国集团的工会成员或雇员,向他们阐明全球化的性质、动员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而是面向普通消费者,要求他们进行有意识、有觉悟的消费行为。之所以倡议建立国际信息网络,也主要是为了加强“社会伙伴”的谈判能力,以减低罢工或其它斗争的必要性。因此,工会在应对跨国公司的进攻时,采取的就是这种妥协配合的态度,就像通用汽车/欧宝的世界和欧盟工人委员会主席Klaus Franz讲的那样,“分担责任就能使责任减半”。

重点是,资方在成本与利润上的考虑必须被尊重,而且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帮忙买单:责任必须被分担。关键在于,竞争力与获利等说词完全没有受到质疑。工会的小册子中,还把大众公司当作榜样来表扬。2002年4月11号,冶金工会前主席Klaus Zwickel在大众公司的工会为了选举监事而召开的代表会上,就是这样说的:“大众公司同时保障了工会的利益与企业的成功,同时照顾到个人与社会问题,这是非比寻常的”。也许我们应该让大众公司里在生产线和机器边作业的工人来谈一谈,工会所大力称颂的那些协议(至少在德国),是否以及如何带来了合理的报酬、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人道的工作时间。

IV

怎样理解“合理的报酬”?为了生存,世界上大多数人只能将劳动力出卖给私人企业主,而这些企业主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在竞争中追求最高的利润,而不是生产最有必要的产品、追求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人道的工作时间。这些才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本事实,但却在总工会和冶金工会的小册子描绘“社会伙伴”的美梦时被掩盖了。

但如果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一种资本主义逼迫下的发展,并像一开始我们提到的联合利华同事那样追问,我们是否能够以及该如何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那么我们对未来的讨论会完全不一样。这里只能简要提到几点:

例如,假如大众公司在中国投资,那么不少中国人将有机会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劳动力,获得更好的劳动条件,甚至可以享受到在其它许多中国企业所无法享受到的民主权利。这当然是件好事:那里的人们终于可以向电视里天天展示的发达工业国家典型的生活水平迈进一步。受雇于跨国公司及其供应商的工人身边的人,会越来越希望达到类似的生活水准,而2亿农民工会逐渐把这些经验传达给超过7亿的农民老乡。但是,不满情绪也会产生,因为不是人人都能享有这种生活水平。就像我们德国的情况一样,中国领导阶层已正式承认,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同样,社会已经在讨论,目前这种不断增长的消费行为,是建立在一种经济增长模式上,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因严重破坏环境,而导致许多新的严重问题。

超过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住在中国,他们不仅正在快速学习最先进的生产方法,也正在了解资本主义私有化生产的典型矛盾,例如一方面变本加厉地压榨劳动力、压低工资,一方面宣扬 “以人为本”的谎言。同样,生产经验的增加和失业问题,将导致他们提出缩短工时的要求。中国工人大规模反抗活动日益增加,也已为官方承认,并在报纸上引起讨论。如何彻底解决这些越来越严重的矛盾,也会成为中国的迫切问题。

跨国资本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学习英文。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即使目前只有少数人利用这种新的交流方式来讨论“一个不同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可以预见,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中国人带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是有可能的”的口号加入世界社会论坛,并施加压力,要求参与讨论。

 

从中国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资本是怎样藉由迫使人们面对相同的矛盾与问题,而将世界范围内的人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创造出爆炸性的潜力,让我们可以运用来击败它。

期望能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中实现福利国家,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残酷后果并解释其成因,是有意义的,尽管这并不能带来太多希望。更能带来希望的是,与世界上更多的人交流,讨论另类的生活方式,并讨论如何生产那些必要的、人们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藉此形成一个可实现的愿景,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压榨所产生的愤怒,就会转化成动力,来探寻这种压榨的真正根源。

 


2006年十月,國際自由工会联盟已和世界工人联盟以及其他八个工会合并,共同组成了国际工会联盟(ITUC), 国际工会联盟2007年七月时已经有153个国家的305个工会加盟,共有1.67亿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