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無助減費, 卸責市民」記者會

編者按: 昨日(1月7日),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工會聯同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葵青區區議員黃潤達、政府前線僱員總會及全球化監察的代表於街坊工友辦事處召開記者招待會,質疑政府在家居垃圾下降,商業垃圾上升的時候仍只向市民徵費,明顯偏袒工商界。同時,垃圾徵費即是先懲罰受害的消費者,姑息生產垃圾的元兇,對小市民更是不公,是雙重徵稅。促請政府推動綠色工業發展,減少產生廢物,從源頭減費。

 

圖片

 

以下是當天的新聞稿:

 

 

家廢減二成,商廢增七成

徵費姑息元兇,卸責市民

增回收設施,助回收工業

 

 

垃圾徵費議題已討論多年,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出第二階段諮詢文件,環境局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訂立了未來十年短、中及長期減廢措施。但措施的重點卻是向市民實行懲罰性徵費,但無論是處理垃圾的前線員工,或一般市民都質疑徵費的減廢成效。

 

環保署指出台灣和南韓垃圾徵費成功,但處理垃圾的前線員工早已領略本港環保政策和執行身首異處,互不配合。建築廢料徵費後非法棄置大增,南韓推行徵費初期有一百萬宗非法棄置,近年才回落十幾萬宗,但藍圖沒半點提及增加資源和人手執法;故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工會、政府前線僱員總會在去年11至12月間,分別對食環署員工及市民進行問卷調查。

 

  員工調查結果顯示2006實施的建築廢料徵費後,絕大部份垃圾站均有額外處理泥頭等建築廢料,並混垃圾送往堆填區;超過99%的意見皆表示建築廢料徵費後完全沒有達到推動環保的成效。從投訴數字亦顯示很多建築廢料為逃避徵費,去了民間堆填區。

環保署指堆填區建築廢料數量減少,原因是部份都去了民間堆填區和非法棄置,混和垃圾處理。

約三千非法傾例廢物投訴,成功檢控最高約30-40宗,填土/填塘只有2名人士被控。

此外,從食環署發出定定額罰款通知書數字顯示定額罰款從2002年$600增至2004年$1500後,檢控〝垃圾蟲〞從2004年的23708數字逐年遞增至2012年的34753,寓禁於徵,無阻嚇作用,改變行為。

 

     市民調查結果顯示約6成受訪者同意減少垃圾是市民的責任,顯示雖然大多數市民認為垃圾徵費不合理,不能有效減少垃圾,但願意為減廢承擔個人應有的責任。反映各方努力宣傳教育下,市民的環保意識增强。從環保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引証到家居廢物每日噸數於 2000的7551降至 2011年的5973噸,按年日均減廢達 142公噸,家居住戶其實積極響應了減廢回收的號召,這是市民大眾自發努力的成果。

環保署藍圖訂於 2017年的家居住戶減廢指標為日均減少 115公噸廢物,數量較前一段時間少,故相信即使不實行徵費也能達標

 

      為何市民的環保意識增强,跌幅達-20%,廢物數量不回落?原因工商廢物每日噸數於 2000的1749大升至 2011年的3023噸,增幅達+72.8%。至使十年間整体只回落-3.3%(9300-8996) 。

工商廢物不斷增加從垃圾站收業的廢物可引証。食肆的廚餘和裝修公司送來的傢俬雜物增幅最多。

可是環境局構思的減廢及廢物徵費策略,明顯地向商界傾斜,工商業廢物的每日人均減廢指標低於家居廢物,在 2011至 2022年間,工商業只需減廢三成,但家居住戶則需減廢四成。劫貧濟富,卸責市民,徵費源頭和目標都錯誤,成效存疑?

 

     現有的回收設施支離破碎,三色回收桶回收到針筒和牛頭,玻璃沒有回收桶,回收膠樽送到堆填區,政府無力對付建築廢料非法棄罝,民間堆填破壞環境,垃圾站不准垃圾分類,回收商被政府迫到抗議,玻璃磚廠未能進駐環保園,每年貼七億送堆填區建築廢料到內地填海….。配套不建立,只選取徵費,目的何在?

 

以後環保政策不成功,是市民做得不好,不是政府

 

要真正做到“污者自付”的話,政府必須首先迫使生產/銷售企業在源頭減廢。進行生產者責任制,任何把責任先推卸給消費者的建議,客觀上都是放過元兇。

見〝全民徵費無助减費源頭處理開拓綠色經濟〞

垃圾唔怕有,當垃圾有市場價值,能循環再造、才能真正有效解決「減廢」。

發展綠色產業至重要。

 

建議措施:

 

-统計和發牌規管回收車

*每區設回收車車位

-各區空罝工廈平租給綠色工業,令回收物料可循環再用

-大垃圾站加入地區組織或環保團体兼做垃圾分類,擴大回收种類,創造就業機會

*發食物業牌時加入要處理厨餘和玻璃樽

*資助食肆買廚餘機

*立法規管生產商設回收措施,减少過份包装,用再造物料

*將環保署和潔淨組重組,统一處理廢物

-培訓/宣傳

台南的清潔工有三日要參與培訓和宣傳

相關文件:

  1. 家居廢物與工商業廢物棄置量比較(資料自環保署統計結果,顯示家居廢物量下降2成, 但工商廢物量卻上升7成)

2.       有關2016年垃圾徵費的問卷調查結果(收集到125份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的意見)

3.       有關垃圾徵費的問卷調查分析(收集到240位市民的意見)

4.       處理垃圾問題的原則

 

相關文章:

1.       反對轉移視線的垃圾處理徵費立場書(上年6月,團體就垃圾徵費問題陳述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