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盟青年義工組力數政府七宗罪 製造青年貧窮問題首要元兇

職工盟青年義工組力數政府七宗罪

近期八十後青年的抗爭極為觸目,從而亦揭示了普遍青少年面對的困境。政府不少數字都顯示,青年貧窮問題愈來愈嚴重,這亦令青年人的怨氣愈來愈重,並愈來愈敢於向官商勾結政權抗爭。

職工盟青年義工組認為,政府乃青年貧窮問題的首要元兇。義工組於今天舉行記者會,力數政府七宗罪;並展示一段youtube視頻片段:

,以「80後青年勞工,爭取尊嚴不放鬆」為口號,呼籲青年人於五一勞動節參與職工盟「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

第一宗罪:搵工困難政府支援不足

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15至19歲青少年的失業率為18.2% ,就業不足率則為3.4% ,就業形勢遠比其他年齡組群嚴峻。

青少年缺乏工作經驗,在金融海嘯的情況下,僱主聘請員工時更加講求經驗,令缺乏經驗的青少年更加缺乏工作機會,令青少年的失業率高企。

雖然政府現時推行「展翅‧青見計劃」以協助缺乏工作經驗的青少年,但「展翅‧青見計劃」的職業培訓課程的培訓期太短,一個課程只有十多天至二十天左右,學員在修讀完展翅課程後,未必對一個行業有深入認識,僱主亦未必願意承認展翅課程的質素,使學員未必可以找到相關工作。因此,職工盟要求延長「展翅‧青見計劃」培訓課程的培訓期,以加強其認受性。

 

第二宗罪:青年整體人工不斷下滑政府坐視不理

政府統計處剛於3月份公布的工資中位數調查,發現15至24歲青年的工資中位數為時薪40.2元。而統計處的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亦顯示,15至24歲青年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由1996年的7,500元,跌至06年的6,500元,跌幅達13.3%;當中15至19歲青年的月入中位數,更由1996年的約6,000元,下跌至不足5,000元。

政府舉辦《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邀請僱主提供「見習職位」給缺乏工作經驗的青少年。政府會每月提供2,000元津貼給僱主,僱主在接受津貼後需要提供培訓給缺乏工作經驗的青少年。

可是,《青見計劃》中的見習職位工資一向偏低,在4月21日,職工盟從《青見計劃》的網頁中搜尋出570份職位空缺,這些空缺的工資分佈如下:

月薪     份數     百份比
$4000 - $4999     125     22%
$5000 - $5999     219     38%
$6000 - $6999     186     33%
$7000或以     40     7%

由上表可見,有60%的見習職位工資低於6000元

青見計劃工資過低,是因為政府將見習職位的最低月薪定在4000元,令不少僱主都傾向給予一個較低的工資。政府舉辦青見計劃,卻對見習職位工資過低的問題坐視不理,加劇了青少年的在職貧窮問題。

第三宗罪:非公務員合約工無前景

政府各部門聘用了大量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總數超過1萬6千人。當中個別部門的政府非公務員合約僱員以青年人為主。

政府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的待遇條件,遠較工作性質接近的公務員崗位差。他們未能享有薪級點調整,亦不會獲得任何醫療福利。

根據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有超過四份一的現職政府非公務員合約僱員,持續服務年期達五年或以上。這反映了該些崗位根本有長期需要,政府理應轉為公務員。

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為例,其轄下的公共圖書館一共聘用三百多名非公務員合約圖書館主任、圖書館助理員及文化工作助理員,大多數亦已服務圖書館超過七年。

政府僱員團結工會康文署合約員工分會過去多年一直要求政府將這些崗位轉為公務員,結果康文署雖透露將開設助理文書主任等公務員職位,但該批三百多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將因此被取代而加入失業大軍。這些青年勞工慘成無良政府用完即棄的廉價勞工。

第四宗罪:政府外判文職人工一減再減

除了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外,各個政府部門還將文書工作外判予中介公司,一共聘請了2398名外判文職人員,完全是一國多制!

政府任由這些中介公司中間剝削外判文職人員。去年政府跟中介公司的合約的合約屆滿而重新招標後,因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令外判文職人員的工資普遍大減10至18% 不等。

這些外判文職人員當中,多數為青年勞工。他們的工資一下子由約8千元減至6千多元。其中屋宇署的外判文職更因此發起了罷工行動進行抗議。

第五宗罪:拖延最低工資立法

政府過去多年一直漠視民意,不斷拖延最低工資的立法,令青少年低工資問題愈來愈嚴重。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於2008年進行的調查 顯示,有七成介乎16至30歲的青年人時薪少於33元。該調查又顯示,青年人多數集中從事的行業──例如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文員、服務工作及商店銷售──均為低薪問題的重災區。

政府一再拖延最低工資的立法,即令從事於上述行業的青年人所面對的低薪問題未能得到任何改善。

目前最低工資的立法工作雖終能上馬,但政府偏袒財團,有意將首個最低工資水平定於時薪25元左右,根本無法令低薪青年的處境得到任何改善。

第六宗罪:大專生負債累累

現時不少大學生需要向政府借學費及生活費,畢業後每季要向政府還約4千元貸款。

可是現時大學生薪酬偏低,根據聯校就業資料庫的調查顯示,去年給予大學生申請的職位中,7成的工資低於 10,000元,部份大學生的工資更只得7,000 至8,000元。因此,每季四千的還款對低薪的大學畢業生而言是一種重擔。

大學生工資過低的成因,除了是因為經濟差外,亦是因為政府舉辦大學生實習計劃,將實習的最低工資定為4,000元,使大學生的市價降低,令僱主爭相仿效。

第七宗罪:車費昂貴及交通津貼冇承諾

在上年十月的一項調查中,職工盟發現天水圍及元朗區中需要跨區工作的青少年的交通費用高昂,結果如下:

需要跨區工作青少年交通費用開支(每天)

交通費用     人數     百份比
$0 - $10     8     9%
$11 - $20     25     28%
$21 - $30     29     33%
$31 - $40     23     26%
$41 - $50     0     0%
$50 above     4     4%

交通費佔工資的平均百份比:14.1%

由上表可見,有63%的青少年的交通費開支在 20元以上,當中三成人的交通費更是30元以上,可見需要跨區工作的青少年需要負擔沉重的交通費開支。

除了偏遠地區的青少年外,居住於市區的青少年亦有可能要跨區工作,他們可能要承擔沉重的交通費用,但卻沒有任何的津貼。

現時勞工處推行交通費支援計劃,居住於偏遠地區的低收入(月薪低於6500元)人士可申請每月600元的交通津貼。可是只可以申領12次,申請完畢後則不能再申請。申請時間太短,令長期需要跨區工作的青少年雖要負擔昂貴交通費,令青少年難以儲錢進修及供養家人。

因此職工盟認為政府應該長期推行交通津貼政策,以減輕跨區工作青少年在交通費上的所面對的壓力。另外,職工盟亦認為交通津貼需要全港推行,因為居住於市區的青少年亦可能需要跨區工作,車費亦會十分昂貴。

最後,現時的交通津貼只給予每月工作超過72小時的人申請,這種做法令就業不足及兼職人士難以負擔昂貴交通費,因此職工盟建議政府放寬限制,讓就業滿36小時的人申請300元交通津貼及讓就業少於36小時的人申請實報實銷的交通津貼。

個案訪問:
Zita(黃翠雲)現正在讀毅進課程。父親任職地盤,母親任職餐廳樓面,家庭收入不多,故此除讀書外,Zita尚要做兼職應付自己的開支。

Zita家住天水圍,在錦上路擔任兼職活動助理,時薪20多元,一個月只獲安排2至3天工作,因此每個月的工時只有30多個小時,收入只有約400元。但上班來回交通費要22元,佔去收入達七份之一。

由於Zita的工時不足政府交通費支援計劃的最少每月72小時的下限,因此不符合申請的條件,令交通費支出相當沉重。

Zita指出,天水圍區很多青少年的處境跟她十分接近,父母失業或收入低微,因此即使很想讀書,亦只能一邊讀書一邊工作。但由於天水圍區內的工作崗位少,只能到其他地區搵工,因此要負擔沉重的交通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