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注中國勞工問題 不能不關注「馬士基」

集裝箱又稱貨櫃,一種由鋁或鋼的質料、以多口柳鐵釘拑嵌、經焊接而成的大箱子。在1952年4月26日首次用作載貨用途,由一艘名為「理想X號」的老郵輪運載,從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港出發運到休斯敦。自此經過十年發展,集裝箱運輸模式擴展全球。

集裝箱運輸對促進貿易和經濟發展生產的作用,跟蒸汽輪船、鐵路、飛機的作用一樣巨大(中國集裝箱工業協會會長 麥伯良);集裝箱運輸模式具有標準化、集成化、組裝化的特點,由此而產生的結果是:既大大提高了產品流動速率,又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對全球貿易形式及生產規模形式,帶來深遠的影響。《經濟學家》指出:「沒有集裝箱,不可能有全球化。」

現代的生產規模形式主要是以供應鏈的模式運作,各地的商人已不像其前輩那樣,局限在距離市埸不遠的地方生產,他們都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找尋最低成本的地區生產。今日人們在貨運碼頭上,已找不到如四、五十年前那些群集在碼頭勞動的碼頭工人,代之而見的是,一架架重型起吊機、一輛輛集裝箱運輸車、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大型集裝箱。碼頭工人團隊隨著集裝箱運輸模式的普及化而大大收縮,其影響力已變得微不足道。

此消彼長,碼頭工人團隊收縮了,集裝箱製造者及機車控制員團隊誕生了,並日益壯大。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稱世界500強的跨國企業──丹麥馬士基集團,為了大大縮減營運成本,來到中國開設廠房投資生產;至今在東莞、青島等地均有集裝箱生產基地,於中國沿海港口 13個集裝箱碼頭參與了運營和管理,規模龐大,員工眾多。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航運業陷入衰退,集裝箱運價急劇下滑。國際集裝箱租船運價指數在2008年內下跌近六成, 航運價格甚至不到高峰時的1/10。大多數專業人士認為,這次衰退至少要持續5年。佔馬士基集團業務50%的航運業務,當然不能幸免,並打破了集團連續保持105年盈利的紀錄,於 2009年爆出虧損。

對於業務虧損,大多數的企業CEO常用的方法是: 重組企業項目投資,整頓虧損部門。馬士基集團近年在中國及亞洲地區,也採取了一系列的重組及整頓措施,這對其屬下員工的工作條件及職業保障,更是雪上加霜。以下各篇為全球化監察就馬士基集團勞資糾紛等問題下載的報導和評論文章,謹供有心人士參考。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