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 無助減廢--全球化監察對環保署推行垃圾徵費之聲明】

政府宣布將於2019年推行垃圾徵費,意圖藉此減少廢物產生,但其實這只是政府迴避回收的責任,根本無效真正減廢:

徵費非治本 應加強「真回收」

垃圾徵費雖能短暫令市民有經濟誘因減少家居垃圾,但並未能真正減少廢物。 說到底,這是由於香港回收配套不足,以致許多本來可以回收重用的廢物未能物盡其用。即使市民有意識把膠樽、玻璃樽分類,但這些資源因為無人回收,最後都只能棄置在堆填區,成為「假回收」。政府應提高對回收業的支援,否則一味推行垃圾徵費,根本不能有效地減少垃圾。

再者,現時棄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中有多達36%為廚餘,足佔超過三分一。有環保團體估計,即使向食肆棄置的廚餘徵收垃圾費也好,由於費用只佔整體營運成本一少部份,最後根本不能推動食肆減少或回收廚餘。其實,廚餘回收後可成為肥料和燃料,有不少國家如台灣、瑞典、英國等等已實施廚餘回收,減少垃圾量之餘,還可以推動農業和發展環保能源。政府一方面說要減少廢物,另一方面卻不著手回收佔整體廢物達三分一的廚餘,根本就是「只做偽減廢,不作真回收」,未有認真對待本港垃圾問題。

政府引述指大部分環保團體都支持垃圾徵廢計劃,這根本是以偏概全。本會於2016年就曾經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工會,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葵青區區議員黃潤達、政府前線僱員總會召開記者招待會,公佈接近7成受訪市民 反對垃圾徵費;同時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工會的調查顯示在實施建築廢料徵費之後, 75%的員工都反映經常要處理建築廢料。絶大部分的食環署員工都不同意建築廢料徵費是可以推動環保。

本地有部分環保團體,毫無創新的思維,只懂協助政府推動懲罰方式以圖便利,變相即是向基層開刀。而且由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的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4年家居垃圾數量每年都在減少,反而商業垃圾在這十年幾乎年年遞增!這些支持徵廢的環團不施壓政府規管商界,明顯是欺善怕惡,沽名釣譽。

執法成效惹質疑 鼓勵「源頭減廢」更有效

不少地方實施垃圾徵費後,非法棄置垃圾都十分嚴重。市民和企業或會為避過徵費而把垃圾扔在後樓梯或街道上,而政府亦表示難以派員執法,因此垃圾徵費最後或成為形同虛設的「紙老虎」,無法減少廢物量。若然要真正減廢,應先源頭減廢,立法規管有關行業必須循環回收舊物,亦減少使用即棄物料,從而鼓勵市民循環再用物品,以達到真正減少廢物。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