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德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訪問14,752名建築工人,顯示從事建築地盤及木工工程員工的開工不足問題嚴重,18% 每月開工10天以下,希望高鐵工程盡快上馬,為建造業界創造1.1 萬個就業機會。」--2010年1月8日蘋果日報頭條《快樂抗爭 v.s 白色恐怖》
建造業工友開工不足,固然是事實。但以「開工不足」要求「高鐵盡快上馬」,則模糊了勞動群眾的困境與目前爭拗的核心。建造業開工不足,很大程度源於內地預製組件的應用,產生了人與機械/產品「爭飯食」的情況,不少專業建築工人因此失去了糊口的機會。另外,香港基建還有幾項,還在立法會內排期討論,我相信總工會比我更清楚,難道那些又不需要工友,可以憑空變出來嗎?刻意迴避這個事實,提出「高鐵盡快上馬」方可「創造職位」,你要不就是對目前狀況一無所知,要不就是欺騙群眾!
「商家過橋抽板,工人聲張不得」
總工會又指,高鐵工程會為業界創造1.1 萬個就業職位,這更加是朝三暮四的含混說法。建造業工種分類繁多,不少工人只因應某段工程需要而獲得聘用,完事之後,商家過橋抽板,工人聲張不得,這又作何計算?再者,高鐵這類大型工程,本地未必有足夠技術支援,且基於世貿條款,會開放讓各國工程公司競爭,這樣只會令香港建造業工人承擔較不重要的工作,工時及工作期限皆無實質保障,加深彈性零散化工作對工友的影響,試問這算哪門子創造就業?
全國高鐵本身掀起的問題就異常繁多,長龍到處,房地產泡沫開始出現,地價暴升,且升幅極大。黃山市一個叫屯溪的地方,在高鐵通車後,地價飆升至二千元人民幣一平米,比香港一般地段還高,這種泡沫同時在多個高鐵沿線城市出現,非一地罕例。房地產及地價高企,令收地情況增加,地方政府帶頭以低代價收購土地再轉售私人發展商有之、個別財團自己來個圈地運動有之,如蟻附羶,無日無之。
高鐵製造新一輪市場泡沫
政商集團炒個不亦樂乎之際,亦是人民群眾大難臨頭之時。當地民眾難以負擔高昂的樓價,一方面加重了生活壓力,另一方面隨著樓價熾熱,官商集團對土地需求增加,從過去暴力收地事件推演,我們難以相信他們會「好聲氣」地跟人民磋商以達至一個對人民公平的收地方案。
樓價高企,會令信貸需求增加。雖然中央曾經縮緊信貸條件及取消一些特定優惠,然而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可以預想銀行會放寬信貸批核,從而令資金湧進房地產市場。此舉除了會進一步推高樓價,更會影響物價,令地方經濟處於不穩定水平。簡單來說,就是幾乎所有東西都漲到一個人民難以負擔的地步,民眾生活頓陷困境。
試問為何還要為吃人的巨龍唱讚歌?謹囑總工會,莫再用美言欺騙群眾、提供一個虛幻的夢境。工友們要的,是一口吃得下、受得起的,有尊嚴、有承擔的飯,而不是這碗充滿了群眾血淚的苦飯!!
燕人張翼德
識於一月零八日清晨
( 08012010 敢教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