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向亞洲開發銀行說不!

24_2_0

稻垣 豐(ATTAC日本 執行委員)

2007年3月14日

2006年5月,「ADB滾出去亞太地區!」的聲音響徹於印度海德拉巴。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抗議亞洲開發銀行(ADB)的5000群衆,在當地舉行反對ADB人民論壇並遊行逼近ADB年會會場。論壇通過海德拉巴宣言:「即使沒有ADB,我們也能活下去。」(見圖) 

1966年成立的ADB,目前由67個國家組成(截至2006年末統計,其中19個國家是亞太地區以外)。ADB總部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在全球設有26個代表辦事處,擁有來自45國家的865位專業職員和以菲律賓人為主的1570位輔助職員(2005年統計)。其目的是通過向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技術援助、信用擔保和股權投資等方法促進經濟發展和消滅貧困。可是ADB跟世界銀行等其他多邊開發銀行一樣,其開發項目受到當地群衆和非政府組織的強烈批判。究其原因,是由於ADB融資項目的一半以上集中於運輸系統、通訊和能源開發,這些投資主要不是為當地貧困群衆服務,而是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和跟他們官商勾結的當地權勢者服務的。所以在項目工程中,往往發生侵犯當地群衆權益的行為和破壞生態環境等情況。

由於受到亞太地區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運動的批判、監察和遊說等壓力,ADB在九十年代才製定環保、保護原住民和有關遷移等指標規定。可是這個表面好看的政策往往是紙上談兵、很少落實,ADB項目繼續破壞生態和群衆的安寧生活。

專門從事ADB問題的非政府組織最近有一個憂慮,那就是「中國問題」。ADB的最大客戶之一就是中國政府。自1986年加入ADB至2005年為止,中國政府累計接收貸款總額合共164億美元,是ADB第二大借款國和私營部門融資的第三大客戶。2005年,ADB援助總額56億美元之中,向中國的貸款就有 15億元,佔四分之一。2006-2008年ADB計劃對華貸款更增加至45億美元。中國已經是ADB最大的客戶。可是由於中國政府的專權,國外無法得知其項目工程對當地生態和群衆生活的影響,更不能發出抗議聲音。隨著中國和越南的投資環境的充實,這些政府有的時候,不依靠ADB融資,而單獨發行債券,以集資開發資金。這意味者不需要遵守ADB的環保生態等指標規定。參加「關注ADB非政府組織論壇」的朋友說:中國是ADB和開發援助問題的黑洞。

作為日本社會運動團體的成員,我們不得不談談日本跟ADB的問題。日本是同美國一樣是ADB最大的股東,各自持有實繳股本總額的15.7%。ADB成立以來其行長一直是由日本政府財務部高官擔任。到了90年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多邊金融機關高舉「取消貧困」隱瞞自己的真面目,推行「人性面貌的新自由主義」路線以後,ADB才亦步亦趨,把自己也打扮成關心社區和環境的組織。在此之前,ADB一直以來的正式目標只是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而這裡所謂「經濟發展」其實是滿足日本等富裕國家大企業和權勢者的財勢而已。在國內執行劫貧濟富政策的政府財政部門高官怎會對國外人民忽然變成觀音菩薩?當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和ADB同樣以所謂經濟發展為目標──擬向日本國內的美軍基地遷移至關島項目提供7.4億美元,ADB兩大股東的所說的「經濟發展」愈來愈表明其脫離人民生活和福利發展的本質。

今年五月初,ADB年會將在日本京都舉行。日本及其他國家監察ADB的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運動團體正準備舉行另類論壇。另類論壇容納從「ADB的改革是可能的」到「沒有ADB的亞太地區是可能的」的不同聲音。如何回應ADB和其他推動新自由主義的國際機構的肆虐,是香港、中國和日本等亞太地區的社會運動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需要從這個現況出發一起摸索出路。

Related article(s)